登录  注册
第4卷 应纳税所得额——(1)按25%的——(5)各项扣除——(4)扣除标准——(2)工资薪金

 

一、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的原则

新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据此,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同时将工资薪金支出进一步界定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国税函[2008]159第十三条第一款)

工资支出合理性的判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雇员实际提供了服务;二是报酬总额在数量上是合理的。实际操作中主要考虑雇员的职责、过去的报酬情况,以及雇员的业务量和复杂程度等相关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当地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国税函[2008]159第十三条第二款)

二、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的原则

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这与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对职工福利费的处理做法一致。目前,我国发票管理制度尚待完善、发票管理亟待加强,纳税人的税法遵从意识有待提高,对职工福利费的税前扣除实行比例限制,有利于保护税基,防止企业利用给职工搞福利为名侵蚀税基,减少税收漏洞。

国税函[2008]159第十四条)

 

三、工资薪金税前扣除标准

1.工资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款)

(1)工资薪金的定义

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

①企业福利性补贴支出税前扣除问题

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规定的,可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第一条第一款)

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福利性补贴,应作为国税函〔2009〕3号文件第三条规定的职工福利费,按规定计算限额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第一条第二款)

②关于季节工、临时工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

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一条]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第四条规定,本文第一条有关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的相关规定同时废止]

A、临时技工技师报酬

企业向临时雇用的“技工技师”支付的报酬,按“劳动报酬”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按劳务费全额在税前扣除。

国税函[2005]402号第二条)

B、实习工资问题

凡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签订三年以上期限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具体征管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制定。

财税〔2006〕107号第一条第一款)

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实习生取得的符合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报酬,企业应代扣代缴其相应的个人所得税款。

财税〔2006〕107号第一条第二款)

本通知所称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职教中心)和技工学校;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普通高等院校和全日制成人高等院校。

财税〔2006〕107号第二条第款)

③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支出税前扣除问题

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分两种情况按规定在税前扣除:按照协议(合同)约定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应作为劳务费支出;直接支付给员工个人的费用,应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费用,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第三条)

 

(2)工资薪金的合理性问题

《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

①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第一款)

②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第二款)

③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第三款)

④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第四款)

 ⑤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第五款)

(3)工资支付的时间问题

企业在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前向员工实际支付的已预提汇缴年度工资薪金,准予在汇缴年度按规定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第二条)

附注:加强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与企业的工资费用支出比对问题

各地国税局应于每年7月底前,将所辖进行年度汇算清缴企业的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登记注册地址、企业税前扣除工资薪金支出总额等相关信息传递给同级地税局。

地税局应对所辖企业及国税局转来的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总额和已经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总额进行比对分析,对差异较大的,税务人员应到企业进行实地核查,或者提交给稽查部门,进行税务稽查。

国税函[2009]259号

 


Copyright © 2019 税收法宝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0224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