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第4卷 应纳税所得额——(1)按25%的——(5)各项扣除——(4)扣除标准——(16)资产损失——(2)证据资料——(3)贷款类债权损失)

 

(四)贷款类债权

企业经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实施必要的程序之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贷款类债权,可以作为贷款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财税[2009]57号第五条)

1.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并终止法人资格,或者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财税[2009]57号第五条第一款)

2.借款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依法对其财产或者遗产进行清偿,并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财税[2009]57号第五条第二款)

3.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或者以保险赔偿后,确实无力偿还部分或者全部债务,对借款人财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财税[2009]57号第五条第三款)

4.借款人触犯刑律,依法受到制裁,其财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经追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债权;

财税[2009]57号第五条第四款)

5.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执行程序终结或终止(中止)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财税[2009]57号第五条第五款)

6.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诉诸法律后,经法院调解或经债权人会议通过,与借款人和担保人达成和解协议或重整协议,在借款人和担保人履行完还款义务后,无法追偿的剩余债权;

财税[2009]57号第五条第六款)

7.由于上述(一)至(六)项原因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依法取得抵债资产,抵债金额小于贷款本息的差额,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财税[2009]57号第五条第七款)

8.开立信用证、办理承兑汇票、开具保函等发生垫款时,凡开证申请人和保证人由于上述(一)至(七)项原因,无法偿还垫款,金融企业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垫款;

财税[2009]57号第五条第八款)

9.银行卡持卡人和担保人由于上述(一)至(七)项原因,未能还清透支款项,金融企业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透支款项;

财税[2009]57号第五条第九款)

10.助学贷款逾期后,在金融企业确定的有效追索期限内,依法处置助学贷款抵押物(质押物),并向担保人追索连带责任后,仍无法收回的贷款;

财税[2009]57号第五条第十款)

11.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贷款类债权;

财税[2009]57号第五条第十一款)

12.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财税[2009]57号第五条第十二款)

附注: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税前扣除问题

金融企业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逾期1年以上,经追索无法收回,应依据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分类证明,按下列规定计算确认贷款损失进行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5号第一条)

(1)单户贷款余额不超过300万元(含300万元)的

应依据向借款人和担保人的有关原始追索记录(包括司法追索、电话追索、信件追索和上门追索原始记录之一,并由经办人和负责人共同签章确认),计算确认损失进行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5号第一条第一款)

(2)单户贷款余额超过300万元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

应依据有关原始追索记录(应当包括司法追索记录,并由经办人和负责人共同签章确认),计算确认损失进行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5号第一条第二款)

(3)单户贷款余额超过1000万元的

仍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有关规定计算确认损失进行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5号第一条第三款)

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的分类标准,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5〕3号)规定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5号第二条)


Copyright © 2019 税收法宝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0224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