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近年来,“剧本杀”游戏以引人入胜的精彩故事,沉浸式的体验互动,成为年轻人青睐的休闲方式,催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剧本杀”游戏爆火的同时,也带来了法律层面的问题,其中所涉及到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引发各界关注。近日,新沂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关于“剧本杀”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侵权人邓某赔偿著作权人13000元。
基本案情
赵某系“剧本杀”作品的作者,该作品依法向国家版权局申请了作品登记。2022年8月,赵某在浏览网页时发现,邓某未经授权,在其开设的拼多多店铺“某某素材馆”中,公开售卖其“剧本杀”作品,并提供收费下载服务。赵某认为,其作品在情节设定、内容表达、逻辑关系等方面创作难度大,且“剧本杀”的剧本具有“一次性”使用的特点,被剧透之后玩家将不会重玩。赵某以邓某的侵权行为严重损害其自身权益和作品的经济价值为由,诉至新沂市人民法院,请求判令被告邓某立即停止销售侵犯其著作权商品的行为,并赔偿相关经济损失5万元。
法院审理
新沂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的规定,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剧本是“剧本杀”游戏的核心,一部完整的剧本通常包括故事背景、任务流程、线索设计、玩法说明等,需要作者根据角色的属性和剧情的发展,针对不同的角色分别撰写不同的剧本,并含有对故事场景、故事氛围、人物形象特征、内心活动和角色对话的描述,与影视剧本存在部分类似,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因此,“剧本杀”作品属于新类型的文字作品,依法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赵某作为“剧本杀”作品的作者,依法享有著作权。邓某未经赵某授权同意,擅自在网络上出售其作品,并提供下载链接,邓某的行为侵犯了赵某对上述作品享有的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著作财产权,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后经法官调解,邓某认识到自身侵权行为的危害,愿意主动赔偿赵某损失,此案案结事了。
法官说法
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各类作品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人们获取和使用各类作品也变得更加容易,同时,故意或者无意中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形变得非常普遍。“剧本杀”作为新类型的文字作品,由于其呈现载体主要为文字,侵权技术门槛较低、盗版形式简单,导致当前“剧本杀”行业侵权泛滥。本案中,邓某作为“剧本杀”从业者,未经著作权人赵某的授权,在网络店铺公开售卖侵权“剧本杀”作品,并提供收费下载服务,侵犯原告对其作品所享有的著作权,应当停止侵权并承担赔偿责任。该案的处理,维护了“剧本杀”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打击了盗版市场的嚣张气焰,具有较为良好的示范作用。承办法官在此提醒,“剧本杀”商家以及从业者应当提高版权意识,尊重版权、规范授权、合理使用,共同推进“剧本杀”行业繁荣发展。
——来源:江苏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