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里居住久了,很多城里人就想着如果能去农村购置一套自建的“小别墅”养老,种种菜、养养花,呼吸新鲜的空气该有多好!许多房产中介甚至也挂出了农村自建房房源,声称“可过户”“全家签字”“即将拆迁”等等,吸引客户购买,看上去“物美价廉”。
那么,
农村自建房可以出售吗?
受法律保护吗?
通过本案为您解答。
近日,溧水法院审结了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原告陈某系溧水城区居民,经中介公司介绍,她看中了李某在溧水晶桥镇某村的自有宅基地上建造的一幢房屋。2021年10月,陈某到李某所建自建房实地查看后十分满意,谈妥房价55.8万元后当场转账支付李某定金1万元,李某也出具了书面定金收条。然而,定金交付后,陈某找到多家律所咨询办理案涉房屋买卖的公证事宜,均被告知城市户籍居民不可以购买农村自建房,才知晓案涉合同可能无法继续履行,陈某遂提出本案诉讼,要求李某立即退还定金。
李某抗辩称,案涉房屋买卖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陈某也现场查看了房屋,其不愿意继续购买房屋是自身违约,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溧水法院经审理认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宅基地使用权,按照有关规定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进行转让,非该村集体成员不得受让。案涉房屋系李某在其宅基地上建造的自建房屋,而原告陈某并非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故双方订立的关于购买案涉宅基地上自建房屋的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依照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故原告陈某主张被告李某返还1万元定金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依法予以支持。
该案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该判决现已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购买农村宅基地上的自建房存在相当大的法律和经济风险,相应的房屋买卖合同、定金合同等均会被认定无效。若合同被认定为无效,不仅没法完成房屋的过户手续,购房人支付的价款也将被裁判返还。但考虑到诉讼、执行过程中的风险,许多购房人付出去的购房款也存在不少难以追回的情形,部分购房人甚至会陷入“房财两空”的困境。因此,买房需谨慎,不建议跨户籍购买农村宅基地的自建房。
——来源:江苏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