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特色专栏 > 相关案例 >
相关案例
“年息”“月息”约定不明,如何认定?
发文单位: 文号: 发文日期:2025-07-17
2014年11月,唐某因工程需要,向郝某借款10万元,借条约定“年息1分”。借款到期后,郝某多次向唐某催要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被告唐某在开庭前提出,1分是指1%,借条上写的“年息1分”,应按年利率1%计息。而郝某陈述,借条是唐某本人出具,双方原本约定按年利率10%计息,其签字时并未注意借条上写的是“年息1分”。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利息标准应按年利率1%计算,还是按10%计算?
法院审理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结合民间借贷交易习惯及当地民间借贷的通常利息标准,出借人出借款项除特殊情形不收取利息外,一般以赚取利息为目的。且《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利率“分”的解释:“分,年利一分按十分之一计算,月利一分按百分之一计算”。如将“年息1分”理解为年利率1%,则远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或者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无法达到盈利目的,并非出借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故法院认定“年息1分”,这里的“分”应理解为成数,即一分等于一成,应按照年利率10%计算。
法官说法:民间借贷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因其便利性成为许多人短暂周转资金的首要选择。在签订借条或借款合同时,要对利率计算标准进行明确约定,最好选择以百分号的形式进行约定(例如:年利率12%、月利率1%),以避免出现“几分”“几厘”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解偏差,从而出现不必要的诉讼风险。
——来源:2025年7月17日,江苏法院网
上一篇:水上加油站的经营许可权能否交易?
Copyright © 2019 税收法宝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1227 苏ICP备200224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