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一款)
【典型案例:四川HZ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偷税案——以工资社会保险费等形式分红。2010——2018年,H2公司以工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形式列支,实际是向股东分红,少缴企业所得税455.18万元。】
附注(一):企业为股东个人购买汽车征收个人所得税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及有关规定,企业购买车辆并将车辆所有权办到股东个人名下,其实质为企业对股东进行了红利性质的实物分配,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税函[2005]364号第一条)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二款)
附注(一):关于企业在非居民商业往来中取得含税金额发票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如果合同约定非居民企业取得所得应纳中国税金由中国企业承担,且非居民企业出具收款发票的注明金额为包含代扣代缴税金的总金额,原则上应允许计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但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有关规定审核该项支付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国税办函[2010]615号第二条)
三、税收滞纳金;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三款)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四款)
【研究:海关滞报金,能否税前扣除?——查找《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发现,海关滞报金作为行政事业性收费,应准予税前扣除。】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五款)
六、赞助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六款)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六)项所称赞助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七款)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七)项所称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
【释义:企业所提取的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的税前扣除比例,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条件和标准范围内的,才允许税前扣除,否则一律不得扣除】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八款)
附注(一):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
【释义:对属于不同独立法人的母子公司之间,确实发生提供管理服务的管理费,应按照独立企业之间公平交易原则确定管理服务的价格,作为企业正常的劳务费用进行税务处理,不得再采用分摊管理费用的方式在税前扣除,以避免重复扣除。
企业内部营业机构属于企业的组成部分,不是一个对外独立的实体,根据企业所得税法汇总纳税的规定,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纳税人,而应由企业总机构统一代表企业来进行汇总纳税。实践中,企业出于管理和生产经营等因素的需要,可能采取相对独立的内部营业机构管理,内部营业机构在企业内部具有相对独立的资产、经营范围等,这就可能使这些内部营业机构之间可能发生类似于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的所谓融通资金、调剂资产和提供经营管理等服务,但是企业内部营业机构之间进行的这类业务活动,属于内部业务活动,虽然在不同内部营业机构之间,可能也有某种账面记录,也区分不同内部营业机构之间的收入、支出等等,但是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由于它们不是独立的纳税人,需由企业汇总纳税,所以对于这些内部业务往来所产生的费用,均不计入收入和作为费用扣除】
附注(二):反避税加收的利息
前款规定加收的利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二十二条第三款)
附注(三):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四条)
企业对外进行权益性(以下简称股权)投资所发生的损失,在经确认的损失发生年度,作为企业损失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一次性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6号第一条)
本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本规定发布以前,企业发生的尚未处理的股权投资损失,按照本规定,准予在2010年度一次性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6号第二条)
附注(四):雇主为雇员负担的个人所得税款,
应属于个人工资薪金的一部分。凡单独作为企业管理费列支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8号第四条)
附注(五):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不得扣除
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