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税收快讯
专家解读:从6个关键词看懂全会公报
发文单位:    文号:    发文日期:2025-10-26
【字体:    打印本页

中评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 陈思远)24日下午,中国记协在北京举办“新闻茶座”活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院长王文以“人均GDP中等发达国家的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解读”为主题,从六个关键词切入,从核心目标、发展优势、国际影响、热点议题等多方面展开解读,同时回应了中外记者关切,传递中国发展信心与开放姿态。

  王文指出,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发展”一词出现58次,“经济”29次,“现代化”23次,“强国建设”12次,“高质量发展”10次,“科技”14次。这6个关键词的高频出现,深刻折射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核心要义。

  王文对全会公报中首次出现的词进行分析解读。

第一,“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将实现翻倍增长,GDP在未来10年增长大概能维持在5%左右,是重大利好。

第二,“航天强国”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将进入到世界最强的国家的行列,体现太空经济与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倾向性。

第三,“科技首位”代表着“十五五”将科技放在首位,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第四,“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意味着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更多的将通过需求侧出发促增长。

第五,“含义深刻”意味着发布时间基本符合预期,将有更多内容向公众发布。

  他指出,此次四中全会中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四大优势,是过去“十四五”期间中国发展能够取得重大突破的最重要原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这五点,则对应着国内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

  王文强调,“十五五”时期仍会继续坚持六点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其中,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是理论的重大突破,过去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中,政府和市场往往是相对起来的,而我们讲述的是有效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相对合作。

  “十五五”中国会给世界带来什么?王文指出,“十五五”规划不仅惠及中国,更将为全球带来多重红利: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对外投资翻倍、引领全球科技合作,绿色产业规模优势将惠及全球,创造海量就业岗位

  基于“十五五”规划方向,王文提出了中国发展前景的七大展望:经济更稳健、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出圈、生活更舒适、环境更绿色、国家更安全。

  分享结束后,王文对中外记者关切的议题进行回应。

  在涉台问题上,王文强调,“十五五”期间两岸统一进程将更接近,统一后台湾民生福祉将得到保障,区域稳定将进一步巩固。他指出,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坐着高铁去台北”“没出息”等流行文化体现共同心声。中国有能力实现统一,但始终以最大耐心寻求和平方式,反对“台独”。

  在中美博弈方面,王文指出,中国“五年规划”核心是解决国内问题,而非针对美国。当前中美贸易中,中国对美贸易占比从2017年21%降至9%,贸易、高科技、教育等“去美国化”趋势增强,本质是市场对美国政策的自然反应。

  提及“十五五”规划对周边国家影响,王文表示,将为日本等周边国家带来两大机遇:一是中国发展的“确定性”为区域稳定提供支撑;二是贸易、投资、文旅合作红利,中国50%以上贸易集中在亚洲,未来将带动周边国家经济增长,中国强大会成为区域和平、合作、开放的力量。


欢迎登陆
Copyright © 2019 税收法宝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1227 苏ICP备200224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