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企业所得税
4.2.6.1.2 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
发文单位:    文号:    发文日期:2025-09-05
【字体:    打印本页

一、政策内容

一)公司制创业投资企业

采取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以下简称初创科技型企业)满2年(24个月,下同)的,可以按照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公司制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财税〔2018〕55号第一条第一款)

 

二)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合伙创投企业)

采取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初创科技型企业满2年的,该合伙创投企业的合伙人分别按以下方式处理:

法人合伙人可以按照对初创科技型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法人合伙人从合伙创投企业分得的所得;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财税〔2018〕55号第一条第二款第一项)

法人合伙人投资于多个符合条件的合伙创投企业,可合并计算其可抵扣的投资额和分得的所得。当年不足抵扣的,可结转以后纳税年度继续抵扣;当年抵扣后有结余的,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3号第一条第五款第一项)

所称符合条件的合伙创投企业既包括符合《通知》规定条件的合伙创投企业,也包括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1)规定条件的合伙创投企业。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3号第一条第五款第二项)

[总局解读:考虑到法人合伙人可能会投资多家符合条件的合伙创投企业,而合伙创投企业的分配可能会有所差别,有些因创业投资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可能永远没有回报。因此允许合并计算抵扣,并将所有符合现行政策规定的合伙创投企业均纳入合并范围,将使法人合伙人能充分、及时抵扣,确保税收优惠政策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个人合伙人,略

 

二、主要概念

一)初创型科技企业

本通知所称初创科技型企业,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成立、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企业;

财税〔2018〕55号第二条第一款第一项)

 

2、接受投资时,从业人数不超过200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人数不低于30%;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均不超过3000万元;

财税〔2018〕55号第二条第一款第二项)

  [财税〔2019〕13号第五条规定,本文第二条第(一)项关于初创科技型企业条件中的“从业人数不超过200人”调整为“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均不超过3000万元”调整为“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均不超过5000万元”。 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投资,投资满2年且符合本通知规定和财税〔2018〕55号文件规定的其他条件的,可以适用财税〔2018〕55号文件规定的税收政策。2019年1月1日前2年内发生的投资,自2019年1月1日起投资满2年且符合本通知规定和财税〔2018〕55号文件规定的其他条件的,可以适用财税〔2018〕55号文件规定的税收政策。]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6号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于初创科技型企业需符合的条件,从业人数继续按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按均不超过5000万元执行,《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5号)规定的其他条件不变。在此期间已投资满2年及新发生的投资,可按财税〔2018〕55号文件和本公告规定适用税收政策。】

本通知所称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员及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人员。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按照企业接受投资前连续12个月的平均数计算,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月数平均计算。

财税〔2018〕55号第三条第二款第一项)

本通知所称销售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年销售收入指标,按照企业接受投资前连续12个月的累计数计算,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月数累计计算。

财税〔2018〕55号第三条第二款第二项)

通知》所称从业人数及资产总额指标,按照初创科技型企业接受投资前连续12个月的平均数计算,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月数平均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月平均数=(月初数+月末数)÷2

接受投资前连续12个月平均数=接受投资前连续12个月平均数之和÷12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3号第一条第四款)

 

3、接受投资时设立时间不超过5年(60个月);

财税〔2018〕55号第二条第一款第三项)

 

4、接受投资时以及接受投资后2年内未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

财税〔2018〕55号第二条第一款第四项)

 

5、接受投资当年及下一纳税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的比例不低于20%。

财税〔2018〕55号第二条第一款第五项)

本通知所称研发费用口径,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规定执行。

财税〔2018〕55号第三条第一款)

本通知所称成本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财税〔2018〕55号第三条第二款第三项)

通知》第二条第(一)项所称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的比例,是指企业接受投资当年及下一纳税年度的研发费用总额合计占同期成本费用总额合计的比例。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3号第一条第二款)

 

二)创业投资企业

享受本通知规定税收政策的创业投资企业,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成立、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企业或合伙创投企业,且不属于被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发起人;

财税〔2018〕55号第二条第二款第一项)

2)符合《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令第39号)规定或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令第105号)关于创业投资基金的特别规定,按照上述规定完成备案且规范运作;

财税〔2018〕55号第二条第二款第二项)

3)投资后2年内,创业投资企业及其关联方持有被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的股权比例合计应低于50%。

财税〔2018〕55号第二条第二款第三项)

 

三)天使投资个人

 

四)本通知所称投资

享受本通知规定的税收政策的投资,仅限于通过向被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直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股权投资,不包括受让其他股东的存量股权。

财税〔2018〕55号第二条第四款)

 

五)本通知所称投资额

按照创业投资企业或天使投资个人对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实缴投资额确定。

财税〔2018〕55号第三条第三款第一项)

合伙创投企业的合伙人对初创科技型企业的投资额,按照合伙创投企业对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实缴投资额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人占合伙创投企业的出资比例计算确定。合伙人从合伙创投企业分得的所得,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规定计算。

财税〔2018〕55号第三条第三款第二项)

通知》第三条第(三)项所称出资比例,按投资满2年当年年末各合伙人对合伙创投企业的实缴出资额占所有合伙人全部实缴出资额的比例计算。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3号第一条第三款)

 

六)合伙人从合伙创投企业分得的所得

合伙人从合伙创投企业分得的所得,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号)规定计算。

财税〔2018〕55号第三条第三款第二项)

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法人合伙人对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额,按照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额和合伙协议约定的法人合伙人占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出资比例计算确定。

财税〔2008〕159号第一条第二目)

 

七)投资满2年

通知》第一条所称满2年是指公司制创业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公司制创投企业”)、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合伙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以下简称“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实缴投资满2年,投资时间从初创科技型企业接受投资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日期算起。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3号第一条第一款)

[总局解读: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合伙创投企业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的,仅强调合伙创投企业投资于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实缴投资满2年,取消了对合伙人对该合伙创投企业的实缴出资须满2年的要求,简化了政策条件,有利于企业准确执行政策。比如,某合伙创投企业于201812月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假设其他条件均符合文件规定,合伙创投企业的某个法人合伙人于20191月对该合伙创投企业出资,202012月,合伙创投企业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满2年时,该法人合伙人同样可享受税收试点政策。]

 


欢迎登陆
Copyright © 2019 税收法宝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1227 苏ICP备20022434号
×